1. 伊拉克一日游
伊拉克人(Iraques)是白種人
有兩義: ①西亞伊拉克的阿拉伯人。 有1313萬人(1980),約占全國人口的76.2%。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通用阿拉伯語文,屬閃含語系閃語族。信伊斯蘭教,分屬遜尼派和什葉派。伊拉克位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舊地,是人類社會最早進入文明時期的地區(qū)之一。
其南部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住有蘇美爾人,并開始形成奴隸制城邦,以后逐漸同化于后來的閃族阿卡德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公元前19世紀建巴比倫王國,前14世紀建亞述帝國,前7世紀建新巴比倫王國。自前6世紀起受波斯帝國、塞琉古王朝統(tǒng)治,對伊拉克的民族成分產生深遠影響。7世紀被阿拉伯人征服,逐漸被同化,遂形成為伊拉克阿拉伯人。自16世紀起受奧斯曼帝國奴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受英國委任統(tǒng)治。1921年建立伊拉克王國。1958年推翻費薩爾王朝,建立共和國。伊拉克人主要從事農業(yè),種植大麥、小麥、棉花、煙草、棗椰(棗椰產量占世界第一位)。半游牧民飼養(yǎng)綿羊和山羊,南部還養(yǎng)水牛;游牧民飼養(yǎng)駱駝。
波斯灣沿岸居民從事漁業(yè)和珍珠采撈業(yè)。石油工業(yè)發(fā)達,很多人在石油部門工作。傳統(tǒng)住宅中部地區(qū)多為平頂泥土房,木門很矮,兼作窗戶;南部地區(qū)多為蘆席茅屋。
游牧民長年住毛氈帳篷。傳統(tǒng)男服是白長褲和肥大長衫,寒冷時外穿斗篷,頭戴纏頭。女服為各色長衫、斗篷和長褲?,F(xiàn)今許多婦女已不戴蓋頭。②伊拉克全體居民的總稱。
2. 伊拉克旅游注意事項
伊拉克人在飲食中,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視左手為骯臟之手,認為用骯臟之手來傳遞東西或食物,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污辱。
他們忌諱客人赴宴餐畢不及時洗手告辭,認為飯店拖延或遲遲不走為貪吃和不禮貌的表現(xiàn)。
還有伊拉克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不吃兔肉
3. 伊拉克旅游
1.相見禮儀
伊拉克人相見時一定要熱情地打招呼,被親切地稱呼姓加上職位、學位等頭銜時就非常高興。有的人見面時行握手禮,更多的人施行擁抱,有的還施行貼面禮。特別是男士的貼面禮,要各自俯看,還要說些祝福的話語。女子們之間多行擁抱禮,相互熱烈真摯地親吻,表達相互尊重和愛戴。
2.儀態(tài)禮儀
伊拉克人很重視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所以要處處保持嚴謹的神態(tài),特別是與人交談時,態(tài)度認真,目光集中,不能旁視。在與別人說話時不能交叉雙手,這種姿態(tài)是他們最討厭的。男人們之間手拉手是經常的,表示友好的舉動。他們也常常以微笑和點頭對待別人,但是,這僅是一種禮貌,不表示對某件事的贊同。
3.餐飲禮儀
伊拉克盛產椰棗,營養(yǎng)豐富,是居民的主要食品之一。他們也很喜歡烤餅,在吃的時候多夾肉或菜,經常以牛肉和黃瓜為最多。伊拉克人經常習慣喝牛奶,但是與眾不同的是他們往往把牛奶和羊奶混合起來喝,認為這才是特好的上等飲料。他們也愛吃烤鮮魚,特別是首都巴格達的人最常吃最喜歡吃,在吃的時候也經常佐以辣椒和西紅柿沙拉。伊拉克人吃飯時,要求菜肴必須蒸熟、煮透,如有生的或半生的,既不喜歡,也認為不符合他們的飲食禮儀。
4.旅游禮儀
如果要到伊拉克去旅游,無論是坐什么車或船,只要有婦女或老人同乘,就要主動讓座。不論到大小商店去買東西,可以討價還價,不必不好意思,但是一定要注意態(tài)度,不要生硬、刻板,要和風細雨地商量。女性在伊拉克不要穿太短的裙子,他們要求女性從肩膀到膝蓋不能裸露。
主要旅游名勝地有很多,特別是巴比倫,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距今約5000多年,古城占地1萬公頃,還有巴比倫空中花園,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哈德爾城、烏爾城、阿卡爾庫夫、哈爾馬勒古城址、尼尼微古城遺址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古遺址,具有很高的文化遺產價值。還有阿違爾沼澤區(qū)是很好的風景區(qū)。還有哈巴尼亞湖、薩爾桑山區(qū)療養(yǎng)地、沙克拉瓦避暑勝地、杜胡克旅游區(qū)、阿巴斯宮、阿西菲亞清真寺、亞美尼亞東正教教堂、伊拉克博物館等許多世界聞名的旅游資源。
5.商務禮儀
在商務活動中,必須要有名片,特別是初次見面時,他們認為這是起碼的禮儀要求。商量生意喜歡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把關鍵問題談清楚。商務活動中免不了送些禮品,但是要特別注意,他們對帶有星星的圖案、洋娃娃、豬的圖案、豬皮、豬毛等制品非常討厭,所以送禮時要倍加注意。談生意的過程喝茶及其他飲料也是經常的事情,但是應該注意的一點是:不論是什么飲料不要太多,以免中途去洗手間,這是他們不高興的事情。對穆斯林的“齋月”和星期四要避開,也不要拜訪。
6.婚喪喜慶禮儀
伊拉克人的婚禮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又有著濃厚的民族傳統(tǒng)習慣?;槎Y主要是訂婚禮和結婚禮。訂婚時男女雙方家里都要舉行隆重的慶典,招待來訪的親朋好友。但伊拉克人的傳統(tǒng)習慣是男女分開活動,不準男女混合在一起搞慶典。青年男女訂婚以后也不準待在一起,更不準一起外出活動。結婚典禮就更熱鬧了,有的是小轎車若干輛組成迎新彩車隊伍,浩浩蕩蕩,熱鬧非凡。特別是要在女方家門口跳舞唱歌,匯集許多人,場面雄大,氣氛熱烈,以此祝賀新人的美好生活;有的是八抬大轎,有的是大型彩車,有的是其他方式,主要是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和當事人的心愿、經濟條件而辦。
伊拉克人的喪葬習俗和禮儀與其他穆斯林的大同小異,多為土葬。死后要凈身、白布纏尸,到清真寺念經、祈禱,由阿訇主持埋葬。
7.服飾禮儀
相比較而言,伊拉克人雖然絕大多數人是穆斯林,但從衣著服飾上來說,又有許多特點,最顯著的是比較開明、比較解放,例如,婦女戴面紗的越來越少,男人穿西服的越來越多。特別是首都巴格達及其周邊地區(qū)就顯得更加開化一些。另外,男士穿白襯衫的也很多,他們的白襯衫又長又大,褲子也是白色。婦女們最愛穿連衣裙,但她們的連衣裙是緊腰的,而且袖子很長,有的在袖口處還用差別明顯的其他顏色做裝飾,如把黑色連衣裙用白色絲線繡花或鑲邊。伊拉克女性最喜歡的裝飾莫過于金、銀手鐲,有的還戴珠環(huán),寶氣十足。
北方的庫爾德人喜歡在襯衫外再穿一件外套,又寬又大,男人們以此為美。
8.主要禁忌
伊拉克人禁忌用左手給人傳遞東西,忌食豬肉、豬血,忌用豬皮做的東西。在商業(yè)上禁止使用橄欖綠,此外,對藍色很不喜歡,把藍色當做鬼魔的象征。一般情況下比較少用黑色,在喪葬時都要用黑色。
4. 伊拉克自由行
1921年8月,伊拉克宣布獨立,成立伊拉克王國, 在英國保護下建立費薩爾王朝。
1932年,伊拉克獲得完全獨立。這讓伊拉克成為凡爾賽和約簽署之后,第一個成立的國家。然而英國仍然在其境內保有軍事基地;費薩爾一世死后,由加齊繼位,直至1939年他因車禍而逝世為止。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一再要求英國人離開伊拉克,但為英國所拒。
獨立后,由于政治情勢的緊張使英國勢力仍存在于伊拉克。政府內部也分裂為以努里·賽義德為首的親英派,以及Rashid Ali al-Gaylani代表之反英派。
1936年至1941年間,伊拉克軍方發(fā)動五次政變,迫使當局讓步以為回應。
1941年的政變推翻了努里·賽義德,改由Rashid Ali al-Gaylani執(zhí)政。阿里雖未終結王室,但使之更為順從;并試圖限制英方在1930年的條約中所擁有之權益。
同年4月30日伊拉克軍隊自行在南部的高地上建立哈巴尼亞空軍基地,派特使前往請求。英國拒絕,然后要求伊拉克軍隊離開該地區(qū)。殆5月2日最后通牒到期后,遂于清晨5點開始轟炸伊拉克軍隊以脅迫之,敵對行動從4月18日持續(xù)至1941年5月30號,此后英國又占領伊拉克多年。
英伊戰(zhàn)爭結束后,賽伊德復任首相并支配政壇直到1958年王室被推翻為止。在他執(zhí)政期間推行親西方的政策。
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
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卡塞姆,建立以該黨為主的政權,但由黨外人士阿里夫任總統(tǒng)。
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邁德·哈?!へ惪藸枮槭椎膹团d黨軍官集團聯(lián)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納伊夫青年軍官集團推翻了阿里夫,復興黨再度掌權,推行阿拉伯“統(tǒng)一、自由、社會主義”的 綱領,貝克爾出任總統(tǒng)。
1979年7月貝克爾因病辭職,復興黨人薩達姆·侯賽因接任總統(tǒng)。
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邊界糾紛發(fā)動歷時8年的兩伊戰(zhàn)爭。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發(fā)海灣戰(zhàn)爭,受到聯(lián)合國制裁。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國單方面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4月9日,美軍攻占巴格達,薩達姆政權被推翻。5月1日,美國總統(tǒng)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戰(zhàn)事結束。
2011年12月20日,美國實現(xiàn)從伊拉克的完全撤軍。
2016年10月28日,伊拉克當選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從2017年至2019年。
2017年6月7日晚,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qū)政府發(fā)表聲明宣布,2017年9月25日將在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qū)以及轄區(qū)外的庫爾德地區(qū)舉行獨立公投。美國國務院對此回應稱,美方理解庫爾德自治區(qū)的訴求,但是擔心這樣的公投可能不具備約束力。
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宣布收復被恐怖極端組織占領的全部領土,取得反恐戰(zhàn)爭的重大勝利。
5. 伊拉克旅游團
伊敘關系曾在1980年因敘利亞支持發(fā)生于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的戰(zhàn)爭而中斷,但自1997年以后雙方逐步開始恢復緊密關系。
2000年3月和2001年5月伊、敘分別在大馬士革和巴格達設立了辦事處。200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7億美元。2001年簽訂了自由貿易協(xié)定和一系列合作協(xié)議,包括在工業(yè)、制藥和電信等方面建立7個合資項目。
2001年3月從敘大馬士革、阿勒頗經伊拉克到伊朗2350公里的客運火車正式開通,后因為美對伊戰(zhàn)爭一度中斷,至2003年11月又恢復運營。
2002年3月雙方簽訂了分別在伊拉克和在敘利亞合資建立化肥廠和玻璃廠的協(xié)議。尤其在石油方面,雙方建有一條輸油管道,1982年伊中斷向敘供應原油,2000年11月隨著雙方關系的緩和,伊拉克以約20萬桶/天恢復向敘供應原油。
2003年12月雙方簽訂以敘石油副產品換取伊拉克原油的協(xié)議,以解決伊燃料短缺問題。美對伊發(fā)動戰(zhàn)爭期間,敘多次向伊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戰(zhàn)爭結束后,雖然雙方至今還沒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但雙方高層互訪和合作關系非但沒有中斷而且還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2004年2月伊石油部長率代表團就石油合作問題訪問敘利亞,雙方同意成立專門工作組以落實雙方合作的項目,2004年3月雙方簽訂協(xié)議由敘向伊提供40萬噸小麥和藥品、電力、石油副產品等。
2004年12月6日伊臨時副總統(tǒng)
Ibrahim Al-Jaafari率領企業(yè)代表團訪問敘利亞,以進一步增強政治互信和加強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雙方高層均表示要盡快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
2010年2月25日,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和伊朗外長穆塔基在大馬士革簽署了兩國互免簽證協(xié)議。自協(xié)議生效之日起,敘伊兩國將互免外交、公務和因私等護照的簽證。
6. 有人去伊拉克旅游嗎
受歡迎,中國和伊拉克是友好國家。
7. 伊拉克景區(qū)
迪拜不屬于沙特阿拉伯,迪拜是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人口最多的酋長國,從面積上計算是繼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長國,迪拜與其他阿聯(lián)酋的酋長國的不同處在于石油只占GDP的6%。大多數的收入來自杰貝阿里自由區(qū),現(xiàn)在更多從旅游收入。迪拜市是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中東地區(qū)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伴隨著眾多產業(yè)龐大的建設開發(fā),迪拜以其活躍的房地產、運動、會談等,這些近乎世界紀錄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8. 伊拉克節(jié)假日
今年的7月24日已經進入24節(jié)氣當中的大暑,也是在中伏當中。歷史中的7月24日也有很多的重大事件。
1644年——張獻忠攻克重慶。
1790年——中國冊封孟隕為緬甸國王。
1828年——美國密執(zhí)安州的威廉·伯特為其“排字機”取得專利,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打字機。
1847年——首批摩門教拓荒者在首領楊百翰的率領下,來到時為墨西哥領土的鹽湖城拓荒。
1875年——在日本的逼迫下,琉球國停止向中國朝貢,成為日本的傀儡國。
1878年——中國開平礦務局開局。
1886年——中英簽訂《緬甸條款》。
1907年——第三次日韓協(xié)約訂立。
1911年——美國探險家海勒姆·賓厄姆三世在秘魯安地斯山脈重新發(fā)現(xiàn)印加帝國遺跡馬丘比丘。
1913年——袁世凱下令撤銷孫中山籌辦全國鐵路全權。
1920年——法國軍隊將敘利亞置于國聯(lián)管制之下。
1938年——武漢會戰(zhàn)拉開帷幕。
1952年——埃及民族主義軍人團體“自由軍官組織”發(fā)動政變,推翻國王法魯克一世。
1952年——社會派推理小說在日本興起。
1953年——法國傘兵包圍諒山。
1959年——美國副總統(tǒng)尼克松在莫斯科舉行的美國國家展覽會上,與蘇聯(lián)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展開辯論,史稱廚房辯論。
1968年——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成員首次劫持一架以色列民航客機。
1977年——在四川省永寧縣發(fā)現(xiàn)了一具比較完整的肉食恐龍化石。
1978年——迪斯科開始風靡世界。
198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致函蔣經國,希望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準則,依時順勢,與中國共產黨談判。
1985年——中國科學院決定設立青年科學基金,每年資助35歲以下的有創(chuàng)新和開拓能力的科技人員。
1987年——廣西沿海遭臺風襲擊。
1993年——政府資產加入拍賣行列。
1994年——37個加勒比海沿岸國家和地區(qū)在哥倫比亞卡塔赫納簽署紀要,宣布加勒比國家聯(lián)盟成立。
1996年——澳天文學家測算宇宙年齡應為110億歲。
1996年——中國國內第一家全國性的壽險公司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開始正式營業(yè)。
1998年——小淵惠三當選日本新首相。
1998年——美國國會山爆發(fā)槍戰(zhàn)。
2001年——保加利亞末代國王西美昂二世在海外流亡50多年后,回國就任保加利亞總理。
2002年——中國影視明星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逮捕。
2005年——2005年環(huán)法自行車賽結束,蘭斯·阿姆斯特朗獲七連冠后宣布退役。
2006年——ATI被AMD以54億美元收購。
2010年——安七炫北京演唱會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華麗上演。
五棵松體育館
2012年——中國二炮部隊發(fā)射了中國最先進的“東風-41”洲際導彈。
2012年——國務院國發(fā)(2012)37 號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制定的《重大節(jié)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1]
2014年——一架由西班牙Swift Air運營的阿爾及利亞航空MD83客機在起飛50分鐘之后失聯(lián),已確認在尼日爾首都尼亞美墜毀。客機上有110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
2016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fā)生自殺式爆炸襲擊事件,造成14人死亡、20人受傷。
2017年——巴基斯坦東部城市發(fā)生爆炸造成至少15死20傷.
2019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山區(qū)發(fā)生一起卡車墜崖事故,事故導致7人死亡,另有2人受傷。-7·24菲律賓卡車墜崖事故
2020年——天津市濱海新區(qū)茶淀街六安里一居民樓的一樓住宅發(fā)生煤氣管線泄漏爆炸起火事故。該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傷,2人燒傷,14人表皮輕微傷,傷者已送醫(yī)院就治。-7·24天津居民樓煤氣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