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天后古廟在哪里
南沙天后宮緊臨珠江出??诹尕暄螅溆诖蠼巧綎|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筑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后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筑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于一體,其規(guī)模是現(xiàn)今世界同類建筑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后宮占地278畝,投資近5000萬元。
天后圣像高達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頃 的天后宮廣場上。整座天后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天后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間稱之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據(jù)資料顯示,現(xiàn)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有天后宮,足見其影響的深遠。
歷史資料編輯本段 明代,南沙鹿頸村曾建有天妃廟一座,為南沙天后宮的前身。清乾隆年間,經(jīng)重修定名為“元君古廟”,后被日夷炸毀。一九九四年,國家政協(xié)副主席,著名實業(yè)家霍英東先生倡議并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于一九九六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辰)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慶典。 重建的南沙天后宮坐落于南沙大角山東南麓,面對煙波浩淼的伶仃洋。1.5 公頃的廣場上,矗立著美麗善良的巨型天后圣像。建筑的特點則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于一體,其規(guī)模是現(xiàn)今世界同類建筑之最。這里草木蔥蘢,繁花吐艷,還有楊柳依依的池塘,高聳的南嶺塔,雅致的小山亭。曖日晴煙,涼風習習。樹上的鳥兒自由歌唱,花間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游客留連忘返。
景區(qū)內(nèi)更有大角山炮臺多座,與東莞的沙角炮臺相守望。當年鴉片戰(zhàn)爭,硝洇滾滾,寫下了中國人民抗擊英帝國主義可歌可泣悲壯的一頁?,F(xiàn)今炮臺內(nèi)彈痕殘壁,依稀可尋。國家已將其列為重點保護文物。逐漸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參觀學習和緬懷的好地方。
交通: 從江南大道南到南沙天后宮自駕路線:萬國廣場(江南大道中南)-南沙天后宮 距離最短行駛
總 里 程:65.3公里
大約耗時:48分鐘
1. 從萬國廣場(江南大道中南)出發(fā)行駛1.6公里到達新港西路
東南向出發(fā)沿江南大道中行駛782米
左轉駛入昌崗東路行駛98米
靠右行駛741米駛入新港西路
2. 沿著新港西路行駛3.7公里到達新港中路
駛入新港西路行駛2.0公里
靠左行駛1.7公里
駛入客村立交橋行駛34米駛入新港中路
3. 沿著新港中路行駛2.0公里到達新港東路
駛入新港中路行駛2.0公里駛入新港東路
4. 沿著新港東路行駛5.7公里到達華南快速干線
駛入新港東路行駛1.1公里
右轉駛入無名路行駛4.6公里駛入番禺大橋
5. 沿著華南快速干線行駛4.6公里到達京珠高速公路
駛入番禺大橋行駛4.6公里駛入京珠高速公路
6. 沿著京珠高速公路行駛31.8公里到達京珠高速東線
駛入京珠高速公路行駛15.0公里
駛入沙灣大橋行駛1.2公里
駛入京珠高速公路行駛15.6公里駛入京珠高速東線
7. 沿著京珠高速東線行駛8.6公里到達虎門高速公路
駛入京珠高速東線行駛8.6公里駛入虎門高速公路
8. 沿著虎門高速公路行駛7.2公里到達目的地南沙天后宮
駛入虎門高速公路行駛2.9公里
左轉行駛1.6公里
右轉行駛1.6公里
右轉行駛1.1公里
到達目的地附近
萬國廣場(江南大道中南)-十九涌餐館 距離最短行駛
總 里 程:81.0公里
大約耗時:1小時1分鐘
1. 從萬國廣場(江南大道中南)出發(fā)行駛4.6公里到達東曉南路
東南向出發(fā)沿江南大道中行駛782米
左轉駛入昌崗東路行駛98米
靠右行駛469米
靠右駛入無名路行駛3.3公里
2. 沿著東曉南路行駛9.6公里到達環(huán)城高速公路
駛入無名路行駛1.4公里
右轉行駛160米
左轉駛入無名路行駛8.1公里
3. 沿著環(huán)城高速公路行駛19.5公里到達南沙港快速路
駛入無名路行駛19.5公里駛入沙灣大橋
4. 沿著南沙港快速路行駛46.5公里到達X298
駛入沙灣大橋行駛2.1公里
駛入南沙港快速路行駛32.4公里
駛入無名路行駛12.0公里
5. 沿著X298行駛693米到達目的地十九涌餐館
行駛693米
到達目的地附近
在廣州市區(qū)到天后宮: 一: 坐地鐵4號線到地鐵總站金洲站下,問下人到公交車站,有很多車可到天后宮。 二:可從大學城乘坐地鐵四號線坐到黃閣汽車城站,下車后到旁邊的黃閣公交場乘坐黃閣環(huán)線公交車,票價三塊,車直達天后宮門口。
---------------------------景點介紹------------------------
南沙天后宮是參照福建田湄洲媽祖廟建成的(該廟是媽祖廟的祖廟),占地 100 公頃 。其整體建筑是清代宮殿式的建筑風格,莊嚴肅穆,極具宮廷的氣派。天后圣像高達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頃 的天后宮廣場上。整座天后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矗立在天后宮廣場巨大的天后石雕圣像,用 365 塊花崗巖石砌成,象征著天后娘娘在一年 365 天中都保佑著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在廣場中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條中軸線,南沙天后宮的建筑物都是依據(jù)這條中軸線而建造的
牌坊原全國宗教協(xié)會主 席趙樸初 先生生前為牌坊題詞。穿過牌坊便到達山門。山門是天后宮的正門,室內(nèi)供奉是“千里眼”和“順風耳”這兩尊像神。
山門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鐘鼓樓內(nèi)的鐘和鼓都按時敲擊。每逢節(jié)慶期間,這里更是鐘鼓齊鳴,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
獻殿則位于山門的正上方。殿內(nèi)供奉著“蹈海天后”,四海龍王則持圭在兩旁站立著,寓意天后女神統(tǒng)領四海龍王的安瀾利運
正殿是南沙天后宮的中心,木雕神龕中分別供奉著以香檀木雕刻貼金的天后像,以及從天后故里湄洲媽祖廟點睛分靈出來的出巡軟身天后像。整個殿堂仁愛與威嚴同在,正氣與圣潔共存
寢殿位于正殿之后,是天后起居休息之所,內(nèi)供奉素裝的天后坐像,兩側布置模仿天后日常生活的器具和擺設。從這閨房中,可看見天后是一位十分艱苦樸素的民間女子
南嶺塔塔高 45 米 、共 8 層。據(jù)傳,修塔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此塔可平衡右側較高的大角山的主峰;二是應了所謂“左青龍”的說法;三是天后既為海神,就必應有指路導航的建筑物在此;四是該塔作為人們登高眺望的建筑,它同時亦是一座標識物。與此同時,這塔的層數(shù)是 8 層,之所以是雙數(shù),與其它塔單數(shù)的不同,是因為民間傳說中有這么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即男神仙的代碼是單數(shù),女神仙的代碼是雙數(shù)。天后是女神,因此天后宮內(nèi),無論是階梯、瓦楞還是對聯(lián)的單聯(lián)(上聯(lián)或者下聯(lián))字數(shù),都是呈雙數(shù)的。
放生池是游客放生的地方,所謂種善因得善果。放生是一大善事,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來這里放生。
大角山炮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鴉片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英勇的中國軍民在此與外國侵略者殊死拼斗,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烈詩篇。炮臺在 1982 年被國務院正式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shù)馗骷壵陀嘘P部門對大角山炮臺這一文物古跡十分重視,專門撥出巨款重修,并于 1997 年香港主權回歸前夕對廣大游客開放?,F(xiàn)在對游客開放的七座炮臺分別是:振威臺、振定臺、安平臺、安勝臺、安威臺、安定臺、安盛臺(后改名為流星臺)等,以及火藥局即洋彈藥庫一座
-----------------南沙天后宮方位線路圖--------------
南沙后天宮景區(qū)和廣東各城市的距離
廣州市 40公里
深圳市 40公里
東莞市 11公里
中山市 40公里
順德市 50公里
旅客乘車方法
1.乘廣州地鐵四號線(萬勝圍-->黃閣汽車站或金洲站),下車后轉乘地鐵接駁巴士,如360、361A、361B,直達天后宮大門口。
2.廣州市汽車總站(即省汽車站對面)乘南沙空調(diào)專線車-->南沙汽車站下車,轉乘南沙環(huán)島專線或一汽巴士,即可到達天后宮
3.番禺市橋汽車總站乘南沙專線車,南沙汽車站下車,轉乘南沙環(huán)島專線或一汽巴士,即可到達天后宮。
4.廣州天河公交場—南沙天后宮(親水公園)短線
廣州天河公交場發(fā)車:7:30時 8:10時 12:00時 13:10時
南沙天后宮發(fā)車: 9:30時 10:30時 14:30時 16:00時
旅客自駕車
若旅客自駕車到天后宮景區(qū),可根據(jù)上圖所示線路行駛
Copyright?南沙天后宮 技術支持:網(wǎng)天科技
地址:廣州市南沙區(qū)大角山 電話:020-84981223 傳真:020-84981232
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天后誕,南沙天后宮慶典 ---------------------------南沙天后序---------------------
天后 — 林默(公元 960-987 年),人民親稱“媽祖”,是中國乃至世界公認的海上保護神。
天后‘雖屬中國民間信仰之一'但不是憑空想象的神明偶像,而是一個是實實在在的人‘一個勇敢無畏的人,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人。她曾以一介女子,在湄洲灣海上涉波履險,救急救難;她曾以神的名義,鼓舞著鄭和遠航艦隊的官兵,同心協(xié)力,實現(xiàn)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 ---- 七下西洋;她曾以正義的化身,激勵著滿懷愛國熱情的鄭成功壯士,從荷蘭殖民主義者手里,收復了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她始終以愛的源泉,充溢著千千萬萬中國海員和華僑的心田,庇佑他們走遍五洲四海
天后,本是宋代一位普通民間女子,在短暫的一生中,留下無數(shù)救難濟世的動人事跡,贏得當代和后人的敬仰。后來又根據(jù)眾多的神話傳說,人們漸漸把她奉祀為神,形成一種民間信仰。一千多年來,在中國沿海的眾多城鎮(zhèn),以及內(nèi)陸江河沿岸的要埠,直至像貴州鎮(zhèn)這樣的西南古城,都建有天后的祀廟;臺灣更建有天后廟八百余座,三分之二的人敬奉天后;港澳地區(qū),媽祖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戶曉。
此外,在東南亞、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非洲各國,甚至在北歐的挪威、丹麥,只要那里有中國海員、華僑,那里就有天后的足跡,就有敬奉天后的人。
天后的生平
根據(jù)《湄洲志》和臺灣《林氏太宗譜》的記載,天后姓林,名默,世居福建莆田賢良港。父惟愨(一說名愿),宋初宮都巡檢;母王氏,生一男(名洪毅)五女。宋建隆無年( 960 年)庚辰 三月廿三日 生第
六女,彌月不聞啼聲,異之,因名曰默,甚鐘愛之。七歲教之學,悉解文義。 10 歲喜靜坐一室。 12 歲,有老道士玄通者來其家,授以玄微秘法。十五歲能為常人治病,常渡海至湄洲救助海上遇險船舶。其秋 9 月,父與兄浮海而北,時西風正急,狂濤震蕩,女在機織,忽閉睫,神色有異,手持梭,足踏機軸,狀如有所挾,母怪其假寐,撫之醒而梭墜地,曰:“阿父無恙,兄歿矣!”俄而父歸,言于怒濤中幾溺者屢,似有主其舵令二舟相近者,終于父舟脫險,兄舟舵折而沉。次日,女與母、嫂駕舟入海,尋得兄尸。鄉(xiāng)人神之,稱之為神姑。 28 歲 九月九日 ,別諸姐日:“今日欲遠游以暢懷,恨不得同行。”家人漫笑之。逐渡海上湄峰最高處,聞隱隱有鼓樂聲,彩云布合,逐不相見。時雍熙四年( 987 年)丁亥,里人建廟于其處祀之。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虎門大角山炮臺-----------
虎門是珠江的主要入??冢悄现袊闹匾T戶,虎門要塞是我國八大要塞之一,是鴉片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㈤T炮臺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年,后幾經(jīng)毀壞、幾經(jīng)修建,共計有炮臺 50 座。 大角山炮臺雄踞虎門西岸,與沙角炮臺隔江對峙,扼守虎門水道出口,構成虎門要塞的第一道防線。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大角山炮臺增設為:振陽、振威、振定、安平、安定、安威、安勝、安盛等八處炮臺 , 分布在南北兩道山梁上。 十九世紀初,英國殖民者向中國輸入大量鴉片,正當煙毒危及中國生存的關鍵時刻,欽差大臣林則徐赴廣東禁煙,與兩廣總督鄧延禎,水師提督關天培等整頓海防,緝拿煙販,嚴懲受賄官吏,并于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虎門海灘銷毀 237 公斤鴉片,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英國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叫囂“要用武力教訓中國政府懂得對外義務”。 1840 年 6 月下旬,英侵華遠征軍艦船 48 艘,陸海軍 15000 余人抵達廣東海面,并宣布從 28 日起封鎖廣州江面和???,于是震驚中外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同年 6 月 30 日,英軍主力北上,攻陷浙江定海,艦抵天津,直逼北京,道光皇帝懾于英艦炮火威脅,將林則徐、鄧延禎二人革職,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與英方談判求和。 1841 年 1 月雙方正談判時,英軍突然進攻虎門,隨即于 1 月 26 日非法搶占香港。 1841 年 1 月 7 日,英軍同時進攻大角、沙角炮臺,左路英軍共四艦 1400 多人, 110 門火炮,向大角炮臺猛烈轟擊,并派小船搶占灘頭,大角炮臺千總黎志安率 200 多名官兵英勇抗擊,浴血奮戰(zhàn),但終因寡不敵眾,大部傷亡,大角炮臺淪入敵軍之手。 1856 年 10 月,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兩廣總督葉名琛采取投降路線,英法聯(lián)軍乘虛而入,大角山炮臺于同月 23 日再度被陷。 帝國主義的野獸侵略,給中國人民戴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沉重枷鎖,這民族的恥辱,我們當永世不忘。
2. 香港天后廟道是什么區(qū)
媽祖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她出生于莆田湄洲島一個清貧家庭,生下來時一聲不吭,不哭不叫,父母便給她起名“林默”。林默從小就展現(xiàn)了聰明敏捷的才智,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年紀輕輕便美名遠揚,28歲時因救助海上船員而遇難而死。
莆田人感恩她心懷蒼生的品德,出海遇到風浪時便會心中默念她的名字,以祈求保佑,并在莆田修建了媽祖祖廟。
公元1123年,宋徽宗賜莆田媽祖廟"順濟"廟號,寓意順風以濟,此時距離媽祖去世不過100多年。有了官方支持,往后的歲月里,媽祖文化迅速在東南沿海地帶興起,并隨著福建人帶到了全世界。
媽祖可以說是中國地位最高的女人,從她去世到現(xiàn)在,先后被14個皇帝敕封了36次,名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再到“天上圣母”,一路扶搖直上。
康熙帝封她為三圣之一,編入國家祀典,與孔子、關羽同列,享受三跪九叩的最高禮節(jié),2009年,媽祖信俗還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3. 香港的天后廟
香港最靈驗十大寺廟
中國是宗教文化較為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各地都有不勝枚舉的宗教建筑,香港也不例外,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香港的最靈驗的那些寺廟吧!
香港文化和歷史遺跡遍布每個角落,有傳統(tǒng)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圍村,以至坐落鬧市的廟宇。想感受一下香港建筑物中西文化薈萃的特色,就來感受一下香港的古今建筑漫游吧。
1、文武廟
文武廟即鹿港文開書院,就是文昌帝君祠,簡稱文祠,也是武廟,是鹿港文教的發(fā)源地;這種書院、祠、廟并肩而筑的組合,是非常罕見的。文開書院建于清道光年間,為紀念明末大儒沈光文而命名,后因火災而重建,但已失去原來的風味。文祠主祀文昌帝君,曾設過鹿港最早的詩社“拔社”;武廟供奉關圣帝君,香火鼎盛。
2、銅鑼灣天后廟
天后廟位于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始建于清初,由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天后廟的業(yè)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所擁有,1928年通過的《華人廟宇條例》,規(guī)定全港廟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紅香爐天后廟獲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銅鑼灣天后廟主祀神靈是天后娘娘,另祀神靈為觀音、正財神及包公。附近的地鐵站亦命名為“天后站”。
3、慈云山觀音廟
慈云山觀音廟于清豐三年的慈云山觀音廟,至今已有150年歷史,是慈云山的名勝之一。沿慈云山北巴士總站旁進入,經(jīng)一條樓梯拾級而上,步行約15-20分鐘,便可到達。觀音廟內(nèi)的,正殿供奉觀音,兼奉關帝、黃大仙和齊天大圣;左面設有觀音寢室龍床;右則建有如來殿,觀音廟對下是大雄寶殿。觀音廟后面有二座奇石,一為姻緣石,一為照寶石。據(jù)說只要向姻緣石誠心祈求,便能為善信覓得佳偶良緣,后姻緣石的石縫望過去,更能看見將來配偶的樣貌;同樣照寶石的石縫,也能看見日后的財富。
4、竹林禪院
建于1927年,位于荃灣北側的芙蓉山上。院內(nèi)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東林念佛堂等建筑物,裝修古樸雅致,亦供奉了全港最大的三寶佛佛像,莊嚴肅穆。竹林禪院由融秋老和尚創(chuàng)建。據(jù)說當年老和尚在潛修佛法時,曾三次獲得地藏王的啟示,要他尋找夢中所見的福地興建寺院。老和尚于是率領弟子在香港四出尋訪,最后來到一處翠綠一片,因盛產(chǎn)野芙蓉而得名的地方,便與眾弟子開始建寺。尤幸得到善信支持,浮屠寶殿和兩廊的靜修室在一九三二年間建成。一九七五年,山門、天王殿及大雄寶殿亦已在興建中,至一九八二年整座禪院終告落成。
5、東普陀講寺
東普陀講寺位于香港荃灣千佛山山麓的老圍村,是一所仿照中國的浙江省之杭州市的普陀寺建造的寺院。它在1932年由茂峰法師所創(chuàng)辦。講寺一直都由寺院的僧人營辦,由于過去一直很少人知道這所寺院,所以環(huán)境非常清幽。直到回歸之前,由于經(jīng)營困難,為免講寺結束,所以交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接手承辦。之后,經(jīng)過大力宣傳,現(xiàn)時前來觀光的游人非常多,而寺院內(nèi)外亦都裝修過,但已失去了昔日清幽之美。
6、妙法寺
妙法寺位于香港屯門新市鎮(zhèn),1960年由洗塵法師及金山法師購入位于藍地的張苑開設。殿前設有一對威猛的巨大金龍,環(huán)繞著紅磚砌成的前門大柱。大門入口的兩旁設有石獅子及麒麟,亦有2頭擁有6顆牙的白象雕像?!叭f佛寶殿”旁邊為一座樓高6層,占地650平方公呎的綜合大樓。新大樓于1999年2月2日正式動工興建,預計在2006年至2007年間落成。大樓以新時代建筑設計,舍棄傳統(tǒng)不合時宜的布局,并以實用為主,方便日后維修和保養(yǎng)。綜合大樓內(nèi)設有玻璃佛殿、圖書館、容納1,000觀眾的演講廳、辦事處及停車場等設施。內(nèi)設水晶蓮花雕塑,供奉一尊8公呎高的釋迦牟尼像,兩旁分立舍利佛尊者像和目犍運尊者像。
7、車公廟
有一座外貌巍峨雄偉的車公廟,香火鼎盛,一年四季,香煙繚繞。新春期間,特別是年初三車公華誕那天,來自港九各地到車公廟參神的善信,便有十多萬人。有些人因為無法擠進廟內(nèi)參拜,竟然在附近空地燒紙焚香,其場面之鼎盛,可以想見。
相傳車公乃南宋末年一員猛將,籍貫江西南昌五福,因勘平江南之亂有功,被封為大元帥。后來,蒙古大軍壓境,長驅(qū)而入,勢如破竹,宋軍無法抵抗,節(jié)節(jié)敗退。宋帝在左丞相陸秀夫護駕下,逃難來港。當時,車大元帥亦護駕南來,途中因病逝世。鄉(xiāng)民因念他忠直英勇,死后奉若神明。
8、香港蓬瀛仙館
位于新界粉嶺百福村,倚山而建,為香港道教又一勝地。
蓬瀛仙館建成,所以祀全真宗龍門派。仙館源起於自修龍門正宗道人何近愚、陳鷥楷與廣州三元宮主持麥星階道長昔年同游香江,訪粉嶺安樂村本立園主人李道明,其間遙見眾山疊翠、環(huán)繞萬松,地名為雙魚洞、百福村。於朝曦初照時,半山中有五色祥云浮起,有如天然仙境。其時彼此因感世道之淪胥,此身之遲暮,非尋得凈土無以助潛修。非提倡道教無以挽頹俗,乃發(fā)起創(chuàng)建龍門正宗道觀之議?;厥♂幔s同道友梁綺湄、周朗山、蘇壽祺、蘇耀宸、阮禪卿等湊集巨資,籌款購地,向道友馮耀卿戚友讓得雙魚洞山麓,建筑道院取名蓬瀛館。初期供奉太上老君,純陽祖師,繼後加增供奉邱長春祖師。從此開啟玄宗,闡道揚經(jīng)。
9、荃灣天后廟
橫亙在佐敦與油麻地地鐵站之間的廟街,它的名字因“榕樹頭天后廟”而得名。油麻地的地標“榕樹頭”其實是個公園,里頭有數(shù)十棵年齡已超過百歲的參天老榕樹守護著廟街及天后廟,在這座平民公園活動的除了一般民眾外,占卜算命攤、街頭粵曲……
10、青山寺
青山南北逶迤數(shù)里,除青山寺外,還有法云寺、普興寺等古剎。山上古木郁郁蔥蔥,數(shù)以萬計;加之眾多果林,春日花氣襲人,秋日林果飄香。真可謂山不高而秀,林不深而幽。
4. 香港天后古廟在哪里建
大南山深圳南頭半島上的一座山。
位于深圳市西南的大南山,為南山一帶山脈的主峰,上有古廟和清代的烽火臺遺址。周圍是蛇口工業(yè)區(qū),主峰高336米。山上樹林茂密,景色宜人,登高望遠,整個深圳灣畔景物盡收眼底:遠可觀深圳市中心區(qū)樓群、香港流浮山脈,元朗景色,近可俯視南山半島、寶安新城。
登山遠眺,青松翠柏,海天無垠。環(huán)視周圍,赤灣炮臺、天后古廟、少帝陵等文物古跡,青青世界等新建旅游景點盡收眼底,一覽無遺。自古以來,南山一帶就是風景名勝區(qū),赤灣勝概為新安八景之首。今日大南山上的舊貌新顏,更互相襯托出一幅融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于一體的壯麗圖景。
5. 香港 天后古廟
要門票的。
是《喜劇之王》里面每天收保護費的地方,今天一直都有人在里面上香。
可以傍晚來,晚上的廟街還是很熱鬧的。推薦三星【提醒】廟街的表演如果想拍照,先給個十塊錢,不然人家不愿意你非要拍,那就是找打了。
在廟街邊上,第一次去的時候六點多關門了。非常小。
6. 香港的天后是什么地方
四大天后四大天后是香港樂壇主要形容最頂級四位流行音樂的女歌手,主要原因是1990年代香港出現(xiàn)四大天王 (歌手),自然地便相對出現(xiàn)四大天后來統(tǒng)稱四個最當紅的女歌手。由于女歌手的競爭比男歌手激烈,加上被稱天后的女歌手并不能完全得到傳媒認同,所以有關四大天后的女歌手會是眾說紛紜。 四大天后主要較為人熟識的女歌手例子會是如下: 1980年代中期至后期:梅艷芳、葉蒨文、林憶蓮、陳慧嫻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期:彭羚、王菲、鄭秀文、陳慧琳
7. 香港天后屬于哪個區(qū)的
北角歸屬地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東區(qū)。
北角位處香港島北岸,香港島最北地方,北臨維多利亞港,西起興發(fā)街及屈臣道、東至英皇道及民新街交界。由于范圍較大,市民或會以區(qū)內(nèi)港鐵站名再作細分,當中包括天后及炮臺山。其中天后乃根據(jù)鄰近的天后廟而命名,本身并非成區(qū);炮臺山則是北角南部一小山丘,該處一帶自古亦隸屬北角區(qū)內(nèi)。電照街以東的北角東區(qū),古時曾被稱為七姊妹。